民進黨政府「三倍券」的爭議所謂何來?

行政院長蘇貞昌6/2上午舉行記者會,宣布推出「三倍券」刺激消費,要拯救因為武漢肺炎受到重創的台灣經濟情勢。

民進黨政府「三倍券」的爭議所謂何來?

 

為何政府施政總是常常好心辦壞事?

行政院長蘇貞昌6/2上午舉行記者會,宣布推出「三倍券」刺激消費,要拯救因為武漢肺炎受到重創的台灣經濟情勢。

記者會上出席官員一字排開,陣仗氣勢驚人。出席官員除了蘇貞昌院長之外,還包含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、政務委員唐鳳、國發會主委龔明鑫、經濟部長沈榮津、內政部長徐國勇、財政部長蘇建榮、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以及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。

然而,一件原本是要促進消費,刺激經濟的好事,為何推出後反而民眾普遍不買單,眾多立委、民代也紛紛抱怨。連同黨的台北市議員王世堅,同日在政論節目上也痛批,為什麼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,並以「嘆為觀止」形容本次的「三倍券」方案。(註1)

原先振興消費券最早的規劃作法,是希望民眾先消費1,000元,然後再由政府發3,000元的振興消費券,如此,就能夠讓市場有4,000元的消費力來流通。但是此一措施從一開始便幾經波折,包括最早的規劃版本,是限定用電子支付形式,後來因遭到大多人反彈,認為電子支付在台灣還並不是一個普遍廣泛的模式,後來才改成採納其他併行方式,有紙本預購及信用卡、電子票證、電子支付等三方式綁定。

但是,現在最終定案的版本「三倍券」,卻是變成要由民眾支付1,000元,去換取到3,000元的振興消費券。「三倍券」只剩下3,000的市場消費力,對經濟市場來說,從4,000元消費力下降到3,000元消費力,反而變少。也更不用說,對民眾而言,要先支出1,000元去換回3,000元,對民眾來說,其實根本只有2,000元的「實質感受」了。這中間的政策轉折,令人不知所以。

有支持者為政策辯護說,其實這樣不是跟你去到百貨公司滿千送百一樣嗎? 有什麼好不爽的? 你不是一樣花了4,000元嗎?

或是對於有些人反應說「政府為什麼不直接發2,000元就好?」的言論,支持者也認為不直接發現金,是因為你會存起來。我必須說,這是不可能的,消費券也好,現金也罷,在當下這種環境中,存起來這種事情根本不會發生。俗語說 : 生吃都不夠,擱有通曝乾?。經濟學一些概念並不難懂,大家真應該好好去讀一下。

首先我們必須先釐清這次爭議中,幾個經濟學層次上的概念及政府選用不同政策工具之間的意義,才能更好理解到這次的爭議,問題到底出在哪裡。

 

振興消費券是「救濟型」的政策工具,不是「刺激型」的政策工具。

首先我在這裡大膽預言,民進黨這次的「三倍券」,下場不會比2009的馬英九發消費券的結果,好到哪裡去。

根據2010年審計部「中央政府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特别決算審核報告」中問卷調查指出,評估消費券發放考量加碼效果後之替代效果,約67.41%,未考量加碼效果高達76.06%,即民眾將消費券用於原日常支出約72.07%。顯示民眾不會因為有消費券購買較貴或較多商品,加碼消費效果未顯現。(註2)

為什麼我會這麼大膽預言? 因為所有人都錯誤理解了一件事。那就是 :

 

 經濟與消費市場的活力與榮景,其實大部分是來自「奢侈性產品」的消費力,而非是「必需性產品」。

因此,馬英九2009年為了因應金融海嘯的經濟疲軟,蔡英文2020年為了因應武漢肺炎的經濟重創。都採用了發放振興消費券的作法。但是,不管你是花1,000給3,000,還是拿1,000換3,000,甚至是直接給2,000,通通都是一樣的意思,其實它就是現金,是一種具有實質購買力的貨幣,只是形式不同。本質上,就是現金。

那麼,發振興消費券錯了嗎? 不,不是發消費券的這個行為錯了,而是發的時間點錯了。還有對發消費券能帶來的經濟驅動效果的期待錯了。

馬英九2009年發的消費券,遇上了農曆春節過年,現在蔡英文2020年發的消費券,遇上了武漢肺炎,兩者採取發消費券的政策工具,都是在經濟出問題的時候想要刺激消費市場。

但是,這時候消費者的反應,一定是以民生必需品優先,不是奢侈性消費優先。所以說,你發消費券本來就是為了「救濟」,而不是「刺激」。千萬不能錯誤以為消費券能有什麼「驚天動地」的效果出來。

至於大家會不會去領消費券? 還有拿到消費券會不會花? 大家可以放心,現在罵政府的那些人一定都會去拿,都會去花。因為在現在的時空背景下,這是可以彌補你生存的救命錢,你不可能不去用。但是同樣你也不必期待它會促進到消費市場能成長多少。

問題來了,為什麼政府明明是好心、好意的政策,但是卻得不到民眾的認同?這就牽涉到第二個層次的問題了。

 

政策作為與說明,就是要「接地氣」,讓民眾通俗易懂,同時最為忌諱「朝令夕改」。

這次消費券的爭議,其實最大問題是出在施行措施的「朝令夕改」,同時不知道是不是民進黨政府的菁英們,真的對馬英九當年的消費券政策心有疙瘩,不願直接發定額消費券,硬是要弄出這種「先消費後補貼」的做法,導致這個政策在說服力上不夠「接地氣」,讓民眾聽得霧煞煞。

如同我前面所述,既然消費券就是現金的概念,那麼不管你是花1,000給3,000,還是拿1,000換3,000,甚至是直接給2,000,除了在經濟學上,因為不同的發放方式,有不同的政策工具效果及意義外,對民眾來說,它就是等同於發放現金的意義,只是消費力金額不同。

但最終結果卻是,你今天先給出了一個花1,000給3,000的方案,然後後來再改成拿1,000換3,000的作法,對民眾來說,從原本有4,000可以花得期待,變成剩下3,000可以花,心裡就已經不爽了,然後現在還有民進黨支持者在網路對這些人冷嘲熱諷,說不爽不要領。民進黨已經做這麼好還要嫌? 你覺得民怨能不四起? 立委、議員能不開罵? 這些民代是最接近基層的政治人物,他們會不知道菜市場的真實狀況?

事實上,在我看來,比起陳時中部長的防疫好表現,這次民進黨在振興消費券這件事上,就是徹徹底底的爛,根本是亂搞。與其如此,那當初你還不如學日本政府,照人頭直接發一筆現金,都還不會被嫌的這麼慘。要給民眾錢花,還給到罵的人比稱讚的人多,也當真是「嘆為觀止」了。

 

「做正確的事」,遠比「把事情做正確」要來得重要。

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指出:管理是把事情做對,領導則是做對事情。而對於企業來說,後者更為影響深遠與重要。

那麼,借用管理學大師的智慧,這一次民進黨「三倍券」,我們又可以套用到什麼樣的情境中來討論呢? 其實這一次的爭議,很明顯問題就是「要做的事情是正確的,但是做事的方法卻是錯的」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,所謂「好心辦壞事」。

政府為何總是常常出現這樣的窘境? 我認為就是過度於追求政績表現造成的。這次武漢肺炎疫情中,台灣在防疫措施上的表現,受到世界各國的讚賞,但是其餘政府的紓困措施,在經濟層面上的表現,其實是慘不忍睹。

包含每人可以到公所申請辦理的1至3萬元紓困補助,以及個人與企業的紓困貸款,其實在坊間都是抱怨多於讚賞。固然政府已經盡量做到讓大多數的工作族群都有辦法可以去適用,去申請補助,但是仍然無法掩蓋,許多措施是急就章的上路與後勤準備不足。

衛生防疫部門的好表現,不能拿來當成政府其他部會錯誤決策的遮羞布。陳時中的聲望是他盡心盡力拚來的,但是其他部會的首長,並沒有達到獲得讚賞的基本標準。話很難聽,但是必須要說。政府部門如果不能真正認清問題癥結點在哪裡,那便會永遠陷入「做到流汗,被人嫌到流涎」,為政者當時常警惕在心,不可不慎。

 

作者 : 曾煥程    Facebook 追蹤|關注|分享

現為中華工商資源整合策進會第三屆理事長,曾經任職專業企業管理顧問公司,從事企管顧問、選戰公關、政治評論長達20餘年,對台灣政治情勢發展常多有評論建言。

 

註1 :

「四字成語」狂發譙爆蘇貞昌 王世堅酸:發錢也發得「驚天地泣鬼神」
Follow us: @ETtodaynet on Twitter | ETtoday on Facebook

https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200602/1728622.htm

註2 :

馬政府「消費券」比較好? 實際翻閱當年報告「貢獻不如預期」

https://newtalk.tw/news/view/2020-05-29/414160

 

最後修改日期: 06/22/2020

作者